


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昨天,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刚刚召开的会议,确立了成都未来发展的新坐标。在新常态下,要积极转变思维定势,主动作为,重整行装,再出发!
市发改委切实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6650亿元
实施重点项目760个以上
昨日,市发改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市发改委贯彻落实措施。明确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6650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6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2100亿元以上。
会议认为,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我市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明确了我市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鲜明地提出了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下一步全市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行方向。市发改委将深入贯彻“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工作主基调,尽心尽力履行职责,从紧从快抓好落实,努力做好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
结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会议还对市发改委今年的发展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将突出服务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经济形势监测预测制度,加强经济形势分析与监测,按照“编制一流规划”的要求,高质量编制“十三五”规划。明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6650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6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2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成蒲、成兰铁路及地铁、现代有轨电车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成安渝高速、成渝客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建成通车;加快成都新机场、李家岩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市发改委将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牵头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推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重点突破、率先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区域重大应用等国家重大示范试点。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金融服务等八个产业方向作为建设服务业核心城市优先发展产业,推进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方面,明确要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项目核准制度、投融资体制、物价等重点改革;积极争取温江纳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同时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用设备耗材集中采购,健全法人治理;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
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市发改委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在参谋服务、统筹协调、规划编制、项目投资、深化改革、价格等重点工作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此外,市发改委还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和“儿童之家”建设。抓好民生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做好“清费、治乱、减负”工作,清理各项收费,公布收费目录,杜绝违规收费;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记者徐璨)
市经信委在新常态下拓展新思维、研究新办法、争取新作为
力争全年新增百亿企业1户
培育上规企业200户以上
昨日上午,市经信委召开委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经信委提出,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拓展新思维、研究新办法、争取新作为,组织开展好工业领域各项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要以新思维认识新常态,全市经信系统要围绕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的“稳中求进、统筹发展”的主基调和“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现实课题,创新思维,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2015年成都工业经济工作;要以新办法适应新常态,要研究创新办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增效益,加快推进成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发挥好经济支撑作用;要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树立勇立潮头引领新常态的思想,主动作为,大力创新发展理念、思路和办法,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拿出更具开创性、突破性的工作举措。同时,要坚持“三个服好务”,深入到园区,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加强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效。
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市经信委提出了今年的工作路线图,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重点产业方面,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推动产业加快向高端发展;深入实施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突出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等重点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发挥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冶金、建材、食品和轻工等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打造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集群。
重大项目方面,强化工业投资指导,引导投资投向高增加值高回报的优势产业;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抓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达产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40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12个省级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形成欣欣向荣的建设局面,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支撑。
企业培育方面,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微型企业扶持计划,加大本地民营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百亿企业1户、培育上规企业200户以上。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推进技术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加大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项目和涉重金属工业企业的淘汰清理力度,加快推进印染行业结构调整。
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加强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管理运营,推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制度,建立退出机制;充分利用“银企校院”四方对接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好实际问题,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远景规划方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谋划好成都工业未来发展远景,启动成都制造2025发展纲要和“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编制。(记者钟文)
市建委围绕五大建设任务和两项改革创新,勾勒2015年度“工作全景图”
地铁5号线6号线年内启动
城中村改造竣工安置房54万平方米
刚刚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夯实硬件支撑,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那么,我市今年在这方面将有怎样的谋划?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建委有关负责人。
我市今年将紧紧围绕轨道交通和路网体系、“北改”工程、生态建设、新型城镇化、公建配套五大建设任务,通过建筑工业化和行业转型升级两项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确保城乡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促进建设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这就是市建委勾勒出的2015年度“工作全景图”。
在深入推进“交通先行”战略、加快路网体系和地铁建设方面,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轨道交通骨架形成,继续加快地铁1号线南延线、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和二期、7号线、10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启动地铁3号线二期和三期、5号线一期和二期、6号线建设;力争启动成都市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加快路网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完成“3环16射”快速路网体系,实施二环路高架剩余9条匝道,以及成自泸入城段、成洛路、成彭高架、成温邛高速入城段、川藏路城内段等进出城通道的综合改造相关工作,启动剑南大道城内段神仙树节点工程,加快二环路红牌楼下穿、交大下穿建设,加快推进地铁7号线同步统筹建设的中环路6座节点立交,完成青羊大道下穿建设,完成府城大道、锦城大道下穿工程,开工建设蜀都大道清江东路和红星路综合整治、一环路府青立交改造、天和西路下穿隧道工程。
今年,我市还将继续实施中心城区道路“黑化”工作,对中心城区近500条水泥路面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道路黑化率,提高市民出行的舒适性、便捷性,提升道路品质。
今年将继续加大立城优城力度,深入推进“北改”工程和城中村改造,全面加快“北改”区域的骨干路网建设;积极促进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未开工项目加快进度;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尽快实施“北改”区域内一批医院、学校建设,逐步完善公建配套;按照“四改六治理”的统一要求,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年度目标——拆迁房屋32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54万平方米,安置人员7029人,整理土地1538亩。
与此同时,我市今年还将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此外,还将通过建筑工业化和行业转型升级“两项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确保城乡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促进建设行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记者袁弘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