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力“一路一带”机遇,建设海洋强省,是我省现阶段以至未来很长时间的发展战略。《海南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对海洋强省的的表述是:以每年16%以上的速度增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到2015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15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到2020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2862亿元,比2010年翻5番,占全省生产总值超过35%。
这些目标能否达到,如何达到;实现海洋强省的依托什么,资源如何配置,新的发展引擎在哪,为此我翻阅了近三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增速表,试图找到“新常态”下的蛛丝马迹。以下三个列表为近三年产业增速前5位与增速后5位的排序:
对照近三年的增速表,我们发现领跑的产业分别为生物制药、海洋矿业、海洋化工,滨海旅游后来居上。排名靠后的、拉后腿的产业非常集中,分别为海洋盐业、海洋油气、船舶工业、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很明显,排名后几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传统产业”,而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拉动海洋经济前行的有生力量。这就是我国海洋经济的新常态。结合海南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新常态下海南应着力发展以下五大产业,即五大新引擎:海洋生物制药、滨海旅游、海洋电力、海洋渔业,同时咬定海洋油气不放松。
新引擎1:海洋生物制药
2013年初国务院颁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生物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医药市场的规模将成为全球第二。海洋生物制药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近10年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飞速增长了十几倍,已成为当之无愧新引擎(见下图)。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研究工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2005-2013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亿元).
现代海洋药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50年代,自60年代兴起以来,便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关注的热点。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已有藻酸双酯钠、甘糖酯、烟酸甘露醇等海洋糖类新药和几十余种海洋保健产品获得国家批准上市。
海南在海洋生物制药方面差强人意,产值少得可怜,尚不足0.8亿。2014年5月8日,海南日报刊登题为《海洋大省遭遇海洋生物制药低产尴尬》文章,文中三家药企、科研单位的生存状况让人担忧。
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吸引一些跨国知名药企进驻海南,同时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药企做强做大
新引擎2:滨海旅游
2014年我国滨海旅游增速12.1%,与海洋生物制药一道位列产业增速第三,达8882亿,占2014年海洋产业的三分之一。再上推三年,你会发现,滨海旅游正以每年增加1000亿的速度飞速发展。这一点,在海南本省也得到印证。2014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4789.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旅游总收入506.53亿元,增长13.2%。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滨海旅游是我省的看家本领,这几年能用的“招”几乎都用了,那么新引擎在哪,谁是未来海南旅游的新增长点,个人认为关键在“岛”上。除了蜈支洲、分界洲,海南辖区大小岛礁多达600多个。只要我们规划得力、开发得当,前景不可限量。
另外,一些看似“另类”的思路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今年三月初,淘宝网上拍卖了4座境外海岛,其中有3座被人拍下。在山东,3月15日正式实施《山东省无居民海岛使用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与《山东省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挂牌公开招募“岛主”。对于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出让年限,山东省规定了最长不超过50年以及30年两个标准。
山东管辖内共有120个海岛,海南有600多个。尽管这600多个中有一半没有开发价值,但实际可利用岛屿的存量依然丰富。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3月18日,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印发了《2015年全国海岛管理工作要点》,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实际上是在为无居民海岛拍卖与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另外,“打造环南海游轮旅游圈”的开发同样堪称新引擎。
新引擎3:海洋电力
“生态是我们的饭碗”,这几乎成了省委书记、省长的口头禅。那么谁来提供发展所需的清洁能源?风能,毫无疑问。选择海洋电力不是在比较中筛选的,而是必选项。与其说GDP需要风电,不如说绿色海南需要风电。
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资源量多、品质好,且清洁环保,已成为国际风电发展的新方向。
据我省有关气象资料显示,海南省西部和北部地区风速最大,年平均风速在5.8-6.4米/秒,一些岛屿如西沙群岛等风速也较大。全省有效风速时数3-20米/秒,以东方市一带海岛区为最大,接近6000小时。其次为鹦歌海至三亚一带海岛区约4500小时,其他海岛区在3000-4000小时,有效风能密度在东方市为327瓦/平方米。而风电场实测结果,各项指标一般都会优于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海南本岛环岛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近海蕴藏的风力资源更大,可以建设大型的海上风电场。海南省所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发展海风发电潜力巨大。
目前,海南尚未建成海上风电项目。2013年8月,省发改委同意国电东方海上3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立项说明里说,东方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海南省提供清洁电能约8.2亿千瓦时,有利于改变海南省电力紧张局面,改善海南省电源结构。这是海南首个海上风电项目。
新引擎4:海洋渔业
海洋渔业已连续三年排在产值增速的后5位,为什么排在增速的末位?这里面主要原因是国家捕捞总量控制。庞大的渔产需求与几近枯竭的渔业资源已形成尖锐矛盾。那么,海南的出路在哪?养殖!
以广东为例,海南的渔业产值大约是广东的十分之一。《201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单就海洋捕捞产量而言,2011年广东145.26万吨,海南105万吨,差距并不十分巨大。到了2014年,我省与广东的捕捞产量几乎不相上下。那么差距在哪?养殖,海南的水产品养殖与广东相差太远了。
淡水养殖广东2011年为331.47万吨,海南仅为34.1万吨,约十分之一;海水养殖就更惨,广东265.57万吨,海南只有可怜的19万吨。
从养殖水域上看,海上养殖在广东是首选,产量占据总产量一半,海南海上养殖就少很多,主要以滩涂养殖为主;在养殖方式上,筏式养殖在广东以成为主力,而在海南,是多少?2011年以前是零。
养殖品种上,2011年海参、对虾、大黄鱼、海胆、贻贝、海蜇、海带、裙带菜、紫菜、羊栖菜等经济作物在海南的养殖率为零。
所有的差距都是发展的机遇。广东的海洋面积为40万平方公里,仅为海南的五分之一,作为海洋大省,落后广东如此之多,只会让我们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新引擎5:海洋油气
咬定油气不放松——这是我为海南喊了10年的口号。
近几年,我们的海洋油气近乎连续出现负增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南海局势的动荡与油气价格的走低有密切的关系。另外,深海勘探、开采技术上的不稳定也已成为阻碍海洋油气发展的瓶颈。这一瓶颈直到去年才得以突破。
去年,我国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由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研发的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据测算,陵水17-2为大型气田,是我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这是海南的福音。再次印证了我省资源储备丰富,油气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结论:
走访中笔者发现,“我们是经济小省”、“财政实力薄弱”、“管理难以跟上”等等成为许多主管部门的“苦衷”。个人认为,应把眼光放远一点,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力气,除了油、气、电的对口开发外,对于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养殖等,坚持要走出去、请进来。当然,这一切都要基于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没有生态这个大前提,一切都将失去意义。(张界)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