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重庆市频频表示将构建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完善数字经济生态,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城市。包括“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原材料配套”的芯片生态体系,无疑将成为推进大数据智能化的重点。
重庆加快发展芯片产业打造终端基地
重庆当地学者表示,这一轮的芯片项目密集入渝,也可以看作是重庆通过招商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增加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的反映。
据统计,重庆已有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企业约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900家。此外,当地成熟完备的汽车、仪器仪表等产业基础,都将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支撑。
6月1日,重庆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宣布将建设百亿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在已落地ARM、安芯教育、线易科技、物奇科技等企业和平台的基础上,下一步主要布局芯片设计企业和产业外延端咨询服务企业。
而在重庆集成电路产业的“主战场”,两江新区、西永微电园和高新区目前正在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逐步补齐产业设计端短板,做大晶圆制造规模,提升封装测试水平,加快发展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微机电系统等特色专用工艺生产线。
“当下,在全国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重庆芯片产业正踩在重要的发展节点上。”当地学者表示。
6月的第一天,在两江新区北部的一间厂房内,重庆万国半导体12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作为重庆首家集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为一体的半导体生产制造企业,上述项目将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
这是一个在当地备受关注的项目,许多人将其视为重庆加快发展芯片产业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集成电路产业在重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培育千亿级产值规模的“重庆芯”,成为西部最大工业基地的重要目标。
5月25日,另一家集成电路企业中国电科与重庆市政府签约,双方将共建重庆联合微电子中心,内容包括在重庆汇集海内外集成电路高端人才,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等。
“项目从高端研发、设计入手,加快补齐短板,对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完善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重庆西永微电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早前的5月15日,在国内芯片产业更具代表性的紫光集团宣布紫光展锐西南研发中心将落户重庆,项目将打造“移动智能终端芯片研发中心”和“数字电视芯片研发中心”两个主体。
而根据年初紫光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订的协议,一家注册资本金达1000亿元的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在重庆诞生,从事高端芯片制造业务。
“除了近来自主芯片的热点效应外,重庆发力这一产业也有其自身意义。”业内人士分析称,芯片或集成电路项目密集落户,一方面缘于重庆力图补齐现有电子制造业链条的短板,“更重要是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战略夯实基础。
电子产业重镇的薄弱环节
过去10年,重庆电子产业的壮大得益于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无中生有”培育起年产值5700多亿元的电子制造业,跻身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手机生产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电子制造产业链。
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市累计生产笔记本电脑6095万台,显示器2420.4万台,手机2.58亿台。当年电子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7.5%,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1.3%。
“如此庞大的电子产业集群,给发展芯片产业提供了现场的市场。”重庆当地学者说,但芯片产业一直是重庆的薄弱环节。“旺盛的采购需求,却没能发展出规模相当的芯片研发制造产业。”新华网注意到,近来布局重庆的众多芯片企业,均看到了这一现实。
紫光集团负责人曾表示,紫光芯片业务落户重庆,看重的正是这里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坚实,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等加工制造环节,拥有规模大,集中度高、配套全的产业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称,芯片产业的加入,有利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在垂直整合上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毕竟,芯片产业1美元的产值,可以带动电子信息产业10美元产值。”
与此同时,在紫光等项目带动下,重庆电子制造业也将迎来包括数字电视、汽车电子、新兴物联网终端等“新成员”,推动电子制造业的继续壮大,助力重庆打造亿台级全球智能终端基地。
“更应该看到,芯片背后的研发资源将大幅提升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氛围。”当地学者称,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人才聚集,将加速带动重庆本地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升级,支撑该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源头
自去年以来,重庆市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已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京东、小米、科大讯飞等众多互联网企业来渝布局。
“大数据智能化的基础是芯片,而芯片也需要智能产业的环境。”业内人士称,重庆在大数据智能化方面的决心,或许是吸引芯片企业密集入渝的最大原因。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重庆热点新闻版块